從而對于能投什么,不能投什么,投多少,會產生什么樣的風險,未來如何管理,怎么退出都會有一系列的安排。不管是在金融業(yè)還是其他行業(yè),只要你還是靠能力掙錢,就肯定掙不到大錢,只有靠資源掙錢的,才有可能真正突破上限,進入快車道,分為資管(AssetManagement)和投行(InvestmentBanking),分別對應資本市場的買方(Buyside)和賣方(Sellside)。
1、銀行靠什么賺錢?
首先,銀行盈利來源于兩大方面,分別為利息收入,非息收入。根據18年上市銀行年報數據,利息收入占銀行營業(yè)收入的77.9%,是銀行主要收入的來源,利息收入主要是貸款和墊款收入,占比接近85%。另外還有會有投資利息收入,存拆放同業(yè)利息收入,其他金融機構利息收入,銀行通過生息資產收益率,減去計息負債成本算出貸款和墊款的凈利息收入。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銀行因為吸儲的成本太高,進而只能追求較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帶來的影響就是會有較高的不良率,所以每家銀行都在追求有更高的生息資產收益和更低的計息負債成本,這就是凈利差,這里有一個點,雖然利息收入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由于銀行的收益前置風險后置,放貸款出去的錢,下個月就可以收到利息且直接算入銀行的當期收益,但是在本金還沒收回來之后,都有可能這筆本金收不回來,成為不良資產。
所以,有一些銀行投資者,把銀行非息收入占比作為評估銀行的重要指標,因為非息收入是無風險收益,銀行非息收入,主要是手續(xù)費及傭金收入和其他非息收入。手續(xù)費及傭金很好理解,就是銀行卡手續(xù)費,傭金就是各種通道費用,其他非息收入主要是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因此,如果對銀行非息收入有了解的,在分析銀行的收入時需要把其他非息收入剔除,因為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都是不可持續(xù)的,
當然,目前各大銀行都在布局金融科技,還有理財子公司,往后看,銀行的盈利模式會越來寬。上面講的都是銀行的收入,但是銀行盈利=收入-費用,銀行的費用,主要是資產減值損失和業(yè)務管理費用,其中,資產減值損失是銀行主要的費用支出,業(yè)務管理費就是員工費用和折舊攤銷。資產減值損失就是前面提到的,銀行需要對未來風險做資產評估,對不良資產進行核銷和撥備計提等,
2、投行和交易員有什么區(qū)別?
投行和交易員從本質上來說關注的層面是不一樣的。這就好像,一個是老中醫(yī),一個是麻醉師,投行的工作人員關注的是由表及里的對于宏觀,中觀,微觀層面的全面分析。投資銀行主要關注的是企業(yè),行業(yè)的發(fā)展和變化的情況,從而對于能投什么,不能投什么,投多少,會產生什么樣的風險,未來如何管理,怎么退出都會有一系列的安排。
當然,這本身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這就像是老中醫(yī),從望聞問切到下方抓藥,如何煎服,后續(xù)病情如何跟進都會有非常明確的安排。其中,參與者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特點,但,出發(fā)點是從宏觀角度來分析的。交易員,不管是期貨、證券、債券、外匯所有的交易員,具體的工作成效是體現在交易的結果上,有時候甚至是突發(fā)的某一個靈感,都可能影響交易的最終結果。
3、如果銀行貸款利率達到負利率,銀行還靠什么賺錢,銀行都倒閉了?
對傳統銀行來說,真的存貸款業(yè)務是業(yè)務的大頭,也是利潤的大頭,如今的銀行都是綜合性的集團,他們去經營資產業(yè)務,負債業(yè)務,還有中間業(yè)務,資管業(yè)務,還有其他業(yè)務。資產業(yè)務相對來說慢慢地會成為銀行的利潤增長點,而中間業(yè)務也會得到繼續(xù)發(fā)展,只有傳統的存貸款業(yè)務,可能面臨的利潤將會進一步萎縮。很簡單的去理解,就是你去銀行的時候,會發(fā)現銀行所經營的項目越來越多,如賣保險,賣基金,賣黃金,可以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現在還可以投資一些中高端風險的信托啊,私募啊等產品,
4、金融行業(yè)做什么最掙錢?
這個問題,有排除法就可以了啊。金融行業(yè)三大塊,銀行、保險加券商,銀行是最穩(wěn)定的一個,也是第一個可以排除的,因為銀行都是平臺導向,也就是說,你在銀行的業(yè)績好壞,能不能掙到錢,主要取決了你所處平臺(也就是銀行本身)的資源整合能力,而不是從業(yè)者的個人水平,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國有大行即使存款利率比小銀行低,也能夠吸引到足夠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