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經理買主動型基金,比如偏股混合基金、普通股票基金等,決定基金是好壞,主要看基金經理的能力。挑選好基金,主要看基金經理、基金歷史業(yè)績、基金投資行業(yè)、基金的風險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基金經理與基金歷史業(yè)績,至于其他兩個,不會看也沒有什么沒關系。
1、買基金主要需要看些什么數據?
基金投資者應對這般諸多的基金,應當如何選擇呢?許多基金投資者在眾多選擇面前免不了目不暇接,不知道從何下手。一眾投資者在專業(yè)知識比較欠缺的狀況下,最非常容易犯迷糊的地方是依照短期內業(yè)績排名來挑選基金,而這一排名的方法剛好也是一些比較主流的基金咨詢公司都會選用的方法,即一定時間范圍內的區(qū)段排名收益的比較,以此來吸引住投資者。
2、怎樣去看一支基金,可不可以買?
如何看出一只好基金,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講究;而買對了好基金,收益不用愁,挑選好基金,主要看基金經理、基金歷史業(yè)績、基金投資行業(yè)、基金的風險性。話不多說,直接干貨,一、基金經理買主動型基金,比如偏股混合基金、普通股票基金等,決定基金是好壞,主要看基金經理的能力。其一:這些基金,需要挑選優(yōu)秀股票,才有超越指數的收益率;其二:遇到牛熊時,考驗基金經理的調倉能力,怎么樣才能獲取更大收益或者避免虧損;其三:指數基金就只能買那些股票,而主動型基金靈活性很強,而基金經理能力越強,其收益率就越高于指數收益,比如滬深300,
那么,如何判斷基金經理的能力呢?主要看年化回報、從業(yè)時間、抗風險能力、擇時能力與穩(wěn)定性能力。(下圖是目前公募一哥張坤的評分)我們的年化回報目標——20%以上當然,年化回報是越高越好,但還要結合實際情況,比如股神平均年化才20%,我們挑選基金經理年化回報的底線就是20%,基金經理的從業(yè)時間——3年以上我們大多數人都記得,A股三十多年的發(fā)展,有兩次大牛市:2007年的6000點與2015年的5000點。
但是還有其他的小牛市、小熊市,比如2016年小熊市、2017年小牛市、2018年小熊市、2019年小牛市、2020年小牛市等等,而基金經理最好是經歷了牛熊兩市,有經驗,那么未來遇到熊市時,可以最大避免虧損;遇到牛市時,可以獲取更大收益。那么,三年以上的從業(yè)經歷無疑是最低的底線,因為A股素有“牛不過三”的說法,
而近三年的從業(yè)經歷,已經是至少經歷了一輪牛熊了。抗風險能力——主要看基金波動率、夏普比率與最大回撤波動率就是看收益率變化程度的指標,更直觀的表述就是風險,越小越好,目標是近一年最大波動率為20%以內;夏普比率表示每承受一單位風險,預期可以拿到多少超額收益,越大越好,目標是近一年夏普比率2.0以上;最大回撤表示基金凈值從最高到最低的下降幅度,越小越好,目標是近一年最大回撤小于20%,
擇時能力——沒有具體數據看擇時能力就是知道自己想買什么,什么時候買,買又買多少,賣又賣多少。換句話說,就是你自己模式內控倉的能力,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這個沒有具體數據看,倒是可以去天天基金APP看看,它將擇時能力分成了五顆星,星越多越好,我們的目標至少是兩顆星或者再加半星。穩(wěn)定性能力——也沒有具體數據看差不多就是看這個基金的近一年最大回撤與近一年最大波動性,目標是控制在20%以內最好,
這個也是可以在天天基金APP可以看到,搜索基金經理的名字,然后點開,就可以看到具體的評分了。二、基金歷史業(yè)績拿破侖曾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基金也一樣,一切不以收益為目標的基金都不是好基金,不以賺錢為目標,都是耍流氓,所以,基金的賺錢能力,也是重中之重。挑選了優(yōu)秀的基金經理之后,那么第二步就是看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中,哪些是歷史業(yè)績優(yōu)秀的?有一個挑選好基金的“四四三三法則”,但是比較麻煩,都是同類前幾分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