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國家離著新加坡不近,不用擔心新加坡的“擴張”,也不遠,進口砂石成本也不高,于是后來,新加坡的砂石主要來自這兩個國家了。我們僅僅東京都和新加坡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新加坡人口密度更高,但是新加坡進行TOD模式更早,早到新加坡私家車普及之前,通過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的安排和媒體宣傳,推廣了公共交通出行的習慣。
1、新加坡人口密度大,但是為什么新加坡的地鐵不擠?
實際上上下班人口流量大的時候還是比較擠的,不過不象我們擠得爆棚而已,主要還是新加坡的地面交通和他下交通網(wǎng)設計科學合理,管理有序,乘坐兩種交通工具的價格相近,所以不會造成只偏重于乘坐某一種交通工具的現(xiàn)象,相對均勻的化分,當然會減少擁擠。另一方面新加坡人的素質較高,懂得敬畏,國家依據(jù)法律嚴管重罰,對違法者可罰以鞭刑,這大概是我們俗稱的棍棒底下出好人吧,
2、古代中國為什么不向南擴張?
如果說古代中國,不熱衷對外擴張是相對于西歐殖民國家和沙俄的。中國的版圖從原始部落時代,就從河南中原地帶不斷擴張,這一種擴張一直維系到清朝,所以說,古代中國從中原這一小塊核心區(qū)域發(fā)展到今天的960萬平方公里土地,都是領土擴張帶來的,更不是上帝饋贈或者話費充值贈的。這一種領土擴張也叫做開拓疆土,雖然古代中國面積是非常大,核心地帶就是漢地十八省,也就是西方人說的“中國的本土”,周圍土地都是屬于附庸的性質,這些都是中國人花了兩千多年時間才能把這些“外圍”和附庸的土地給消滅掉,變?yōu)槿A夏文明的國土。
如在明代和清朝時候的漢化,才最終實現(xiàn)中原王朝對云貴地區(qū)的直接統(tǒng)治,之前這些邊疆地帶都是處在土司分割統(tǒng)治的狀態(tài),只要我們翻閱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地圖時候,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奇怪現(xiàn)象。古代中國開拓疆土的方向,主要是向西或者向北,很少向南、向南,一直南,到今天泰國緬甸一帶的中南半島,領土就是只到了越南北部和緬甸一帶,也沒有朝著泰國等中南半島方向繼續(xù)拓展領土,
實質上,東南亞地區(qū)的戰(zhàn)斗力,是比不過北方和西方少數(shù)民族的戰(zhàn)斗力強大。而且,東南亞地區(qū)也沒有建立強大的、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度國家,古代中國的實力,尤其是西漢和唐朝,在冷兵器時代也是非常強大的,中國卻沒有吞掉東南亞,只是把它們作為藩屬國的身份存在,原因也就是在于這些:疫病的影響,使國土南擴的速度緩慢目前文獻資料,使我們對中國領土擴張的脈絡有清晰地把握。
非常值得肯定,從中華文明發(fā)源的原始社會開始,在漢代結束之前,中原地區(qū)的漢人都沒有對南方疆域做巨大的拓展,也就是說,中華文明一直到南北朝時候,南方的長江領域才得以大規(guī)模開發(fā)??梢哉f,領土南擴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黃河流域,最早的中原文明地帶)在地域上考察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可以看到北方文明發(fā)展明顯比南方文明早,并且一直遙遙領先,很多人認為中華文明就是北方文明。
實際上,影響中原王朝對南方領土擴張和南方文明發(fā)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疫病,先分析氣候與疫病的關系。在中國,從北到南,氣候也是有著截然不同的變化,在北方由于中原一帶的群山——秦嶺的存在,使從北方蒙古高原吹過黃河流域的寒冷而干燥的西北方,在秦嶺被阻隔了,長江之后的南方也絕無北方的干燥和寒冷。同時,夏季季風是反方向吹來的,來自南海一帶的濕熱氣流能保障了長江一帶的雨水充沛,
而且,夏季季風在穿越山嶺抵達黃河流域一帶之前,下降了大部分雨水,這也造成了黃河流域一帶降水量比不過南方。這就是南方濕熱和雨水豐富,北方氣候干燥雨水稀少的原因所在,(秦嶺)由于南方濕熱的氣候,比北方滋生了更多病毒一樣地寄生物。黃河流域一帶的北方,由于干燥的氣候使寄生物難以生長,嚴寒的氣溫也殺死了無法靠著冬眠方式渡過漫長嚴冬的寄生物,即使從南方攜帶的寄生病毒在北方也是很難活下去的,
所以,北方就少了南方的疫病。(北方旱地)但是,在秦嶺以南的南方就不同了,習慣于北方生活的人們,在南方生活不僅面臨著多雨和潮濕,更要適應由于寄生物繁衍帶來的疫病問題,古代中國由于醫(yī)學技術落后,來自北方干冷一帶的移民在南方潮濕悶熱氣候中,很容易患上疫病并且死亡,人口也很難大量繁衍,在北方卻沒有南方一類的疫病,人口繁衍和領土擴張速度自然是很快。